top of page

許庭韶老師-好文

【心理治疗中的音乐性】

在上Gilligan的课时,很强调在治疗里头要有“音乐性”。
在工作坊中,也常常看着哈克灵巧的运用音乐,直接贴近一个人的情感。
对于音乐性,一直没有很深入的理解与认识、没有太高的敏锐度。
很少很完整的,全然投入的品味。


常常羡慕着,哈克可以用一首一首的歌,搭配着催眠语言,同步着个案,深入的陪伴与照顾。
因缘际会下,跟着一个专业国乐指挥家来到他平日排练的现场。

才对于音乐与治疗有了很震撼性的理解。


其实以前对于指挥的印象,大概就只是,拿着一根东西,随着音乐在台上东挥挥西挥挥。
然而进到日常排练的场域,才真正发现这是多么具有专业的一门学问。
乐团指挥,要听着每样不同乐器所演奏出的质地,一个一个细腻的调整,将不同的声音揉合起来。


里面有几句在雕音乐时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。
“我要的是你要拉得轻,不是拉小声”。
“你不是只弹奏好自己的谱,而是要跟着整体歌曲的流动”。
“XX(乐器名)你太晚进来”。
“你们是相约在这里相遇的,而不是在茫茫人海当中的偶遇,这里面传递出来的感觉是不同的”。
“音乐的精彩,有时候是你们要赶上!要很敏锐地跟着,向你的队友们传递一种安心,不管你怎么演奏,我都会跟着你!让他没有后顾之忧!我会跟上去,才会产生那种气势和精彩,一层一层堆叠上去的”。
我打趣的和我的指挥朋友说:“我觉得你超适合去那种激励大会的,充满霸气,拥有足够的专业,令人信服”。
他说:“我是真实的和这里的每个声音互动,将他们合在ㄧ起,那种大会感觉比较像是直接用权力去控制人,我倒不喜欢。”
之所以有影响,是因为建立于一个一个真实互动的关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【音乐与治疗观】
从他在指挥的过程,也更深入的懂了为何心理治疗与音乐性的本质概念性是如此相似。
我们在与个案在一起时,其实就仿佛也正在演出一场音乐。


治疗要做的美,会需要很细腻的观察到个案不同时刻的变化,
很多时刻,情绪上来就只是0.1秒的时间,眼眶湿润度也只是在一个瞬间。


常常治疗师都要抓准那个时间说:“什么感觉上来了?”
才有机会和个案,一起度上同一艘船,钻进去那个情绪流里。
那瞬间离开了,要再找回那感觉就不是这么容易。


这其实就很像是一场演奏,什么乐器慢了,什么乐器抢拍了,就影响到了整体音乐的品质,可能什么跟着消失。


指挥,是带着力量,将不同的声音聚在一起,和谐共振,什么时候该强烈,什么时候该渐弱,如何保持着音色的完整,修整着每个瞬间的精准度。


每首演奏,都经过千万次的锻炼捶打,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雕琢而成的。


这不就是治疗师的训练吗?知道什么表情动作变化,知道哪里可以切入,知道哪里需要停留,哪里需要温柔,哪里需要力量的灌注。唯有观察与熟练,才有机会流畅而自然。


这就很像是治疗是在陪伴个案,我们随时要观察整个能量场的流动,当发现个案的能量掉下去,如何维持水平再高一个能量阶,我们会去猜,尝试去懂,眼前的人正在经历着什么,带着状态去陪。当个案陷入了脆弱与悲痛里,稳住,传递稳定质地的陪伴品质,有心疼,有力量,同时在。我想是那份“在这时刻我陪着你那份安心感,带来美丽的治疗气候”。


在催眠里,治疗师可以轻声说话,但那声音不是虚弱。
就如同指挥教导着胡琴,“我要你拉的轻,但不是不健康的小声。”
如何稳定的维持好自己的声音品质,能量状态,在这里陪伴。
就算快撑不住,也可以捏着自己说:“个案在这里,我要陪着他,等等回去再照顾你。”
在聊天的过程,串起了许多原本还模模糊糊的地方,有很多深刻的发现。

【治疗的内功心法】
在持续进修的过程,有四段让我很喜欢的话,关于治疗中的声音品质。
“字断音不断”(我们说的字可以断,但心里的声音没有断)。
“音断气不断”(心里的声音断了,但气势能量仍然要维持)。
“气断意不断”(气势能量断了,但是心里的想法、哲学观仍没消失)。
“意断情不断”(没有那些哲学观,情还是可以流动)。
内功心法,其实是同一件事情。

2-3.jpg
bottom of page